以下資料來源 :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

有關頂新案中,輿論對本署鑑定人證詞有偏頗的部分,是真的嗎?

有關網路11月30日即時報導刊載「頂新案隔空交火 彰檢控:4名鑑定人有3名為頂新推薦」,其中輿論指出本署鑑定人證詞有偏頗部分,「酸價在衛生上並不具特別意義,只能做為油脂品質或新鮮度認定的指標」,本署澄清說明如下:本署鑑定人於庭上陳述,食安法已規定食品原料應能溯源,且食品是否符合規定,並非僅從最終成品之檢驗是否符合規定來判斷,仍應從原料來源、製程到成品,全程管控符合規定始可。因此,只要是來路不明的原料都是食安法所規範禁止的,不能進入食品加工程序。此外,對於酸價的說法,首先要先確認油脂原料來源符合食安法之規範,如原料已不合法,就算酸價再低,依法都不可供作食用油脂。 上開報導,未就食品應從原料來源合法性,始有後續加工精煉程序,僅片面就酸價及油脂精煉後支成品符合規定進行評論,忽略食品原料源頭合法之重要性,實有偏頗,特此說明,以正視聽。

r e a d   m o r e

網路謠傳,農民販賣農產品要登錄,否則罰款3-300萬,是真的嗎?

近日網路流傳「七月一日開始,農民販賣農產品行為是食品業中的販售業,需要作食品業登錄。不然,處三萬至三百萬元」之消息,是真的嗎?

r e a d   m o r e

有關近日媒體報導中國大陸仍限制加拿大牛肉輸入,食藥署卻宣稱台灣是全球唯一尚未開放加牛進口的國家

2015年2月加拿大發生第19例BSE案例時,世界僅我國、韓國及中國大陸等3國採取暫停受理加拿大牛肉產品輸入查驗。

r e a d   m o r e